逛拍电影论坛很久了,学到了很多东西,真心感谢。现在跟大家分享自己前段时间拍完的小片子,互相交流,多多指教。 起初是想拍一个硬币在很多人手中流转,最后又回到开头的故事。剧本一稿写了故事的大概,二稿填进去很多内容,加了很多不同职业的人物。情节也比较复杂。但是在跟朋友们聊剧本的时候,他们跟我说,你加进去的人物和情节是比较有意思,但你为什么要拍这个片子呢? 然后就修改剧本,先把其他的东西抛掉,我问自己,最让你有冲动的是什么? 一个硬币的轮回。好,那我只拍这个,把片长控制在五分钟以内。 如果拍硬币的轮回,那干嘛不用长镜头呢?用连贯的镜头讲述一个环形的故事可能会更有意思。 剧本写完了,但我没给任何人看过。所有人问我要剧本的时候我都会带着铅笔和纸跑过去,我说咱不看剧本了,我给你画走位图讲故事。因为这样既能听到别人的建议,讲述的过程中自己心里也在过剧情。当时光这张图我就画了整整一打。 于是开始动手筹备,选场景和演员。 场景有两个备选,一个是空旷的鸟巢附近的街道,街上的线条感比较强。另一个是七拐八拐的胡同。最终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街道。现在看来有些后悔,如果选胡同可能效果要更好。因为很多时候长镜头的价值在于空间调度,一个不复杂的环境内如果想调度好,就只能在演员走位这下下功夫。 经朋友介绍,我认识了这两个主演,男主演特别符合我心中的形象,至于那位东北大姐,我甚至为她改了剧本加了戏份。 设备是个问题,我只有5d。最物美价廉的方式是5d+小斯。试过之后,稳定性还好,但臂力严重不够。而且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就是跟焦。5d如果加上无线跟焦再加上电池组小监视器等等一套,也不算便宜,再加上外景拍摄怕出现无法预测的高光,最后决定还是艾丽莎+大斯,一下子预算就涨上去了,直接导致了录音这块没钱租设备。。没有小蜜蜂,只有一根416硬撑着。所以在做后期的时候感觉声音的问题很突出。 开拍前一天下午去场地,带着演员排练了走位和台词,第二天上午各种机器租来,开拍。一共拍了12遍。中午1点收工。运气比较好,北京在下小阵雨,地面和墙上的湿润增加了质感。拍摄时没出过大问题,演员都很敬业,而且表演很稳定。 因为想试finalx,所以就没有用7,毕竟想的是视频几乎不会动,一条下来。结果这个软件给我添了好多麻烦。顺便说,如果final cut x再不更新得方便一点,我就转premiere去了。。 片尾那首歌是一个哥们写出来的,做后期的时候我觉得这首歌比我拍的片子要好,当时我俩一块头脑风暴,我说要那种京味的痞,然后他就弹出来四个和弦,我说对就这个,然后我去写了词,算是和片子内容呼应了一下。 拍完挺久了,有些细节记不大清,至于片子我觉得还是有些粗糙,希望能和大家多交流。 ![]() ![]() |